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,国产精品杨幂在线观看,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,来看看吧。
北京冬奥村样板间首次亮相,冬奥后将快速转换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项目。
9月12日,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、官员赛时居住地的北京冬奥村外幕墙及运动员样板间等首次亮相。北京冬奥村位于北京奥体中心南侧,由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20栋住宅组成,外幕墙颜色分为金色、白色两种。
北投集团总经理陈卫东介绍,北京冬奥村兼具赛时和赛后两种功能,按照规划,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提供床位约2338张、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提供床位约1040张,赛后将快速转换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项目,向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人才配租。
因此,北京冬奥村室内采用剪力墙设计,利于赛后对屋内大空间进行功能划分,实现冬奥资产的可持续、高效利用。
扩展资料
北京冬奥村将向居住者传递健康生活理念:
北京冬奥村将在8栋住宅楼的屋顶打造共计462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,为居住者提供绿色有机蔬菜;引导居住者在园区内开展多种健身活动,在多栋住宅的首层规划健身房,提供跑步机等健身设备,同时美化步行楼梯间环境,让居住者在更多空间内“说练就练”。
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,随着此次北京冬奥村外幕墙和样板间的亮相,北京冬奥村工程建设将全面转入室内装修阶段。按照施工计划,北京冬奥村将于今年底完工,届时“以居住者为核心”的理念将进一步显现。
来源:新华网-北京冬奥村外幕墙及运动员样板间等首次亮相
设计和科技元素是一大看点,设计在冬奥会中起着重要作用,会徽就是靠的设计设计出来的。
2022年冬奥会离我们越来越近,很多冬奥会准备工作也在有序展开,9月12日2022年冬奥会样板间就首次亮相,根据工作人员介绍,这次冬奥会样板间室内已经进入到了精装修阶段,共分为20栋6个院落,分别展现不同风格,同时通过建筑与建筑的拼接,来围成个性独特的公共空间,来表现各自院落的特点,做到户户有景给运动员家的温馨感与舒适感。同时秉承着可利用,可持续的原则,赛后冬奥村将作为公租房继续投入使用,可以说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资金浪费的情况,很值得借鉴。
从拍摄的样板间图片可以看到,这次冬奥村还配备了完善的残疾人设施,可以满足残疾运动员的生活需求,比如马桶,水池都是经过特殊改造,为残疾运动员提供便利。除此之外,冬奥村还是一个低能耗的场所,这里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,都可以利用自身热量供热,从而不需要大量供热,充分实现了资源再利用的理性化,而且冬奥村还会通过太阳能提供大部分生活热水,真正做到环保节能,也希望这些优越资源,能够被广泛应用。
同时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,在冬奥村中也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,比如优雅精致的古典园林风格,竹子,梅花的加入,相信定会让整个房间瞬间温暖起来,也让外国运动员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冬奥村的建筑速度也非常惊人,不愧是“中国速度”,据了解按照计划冬奥村将于今年年底完工,这也表示着我们离2022年冬奥会又近了一步,真心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,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。
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4个理念是绿色办奥、共享办奥、开放办奥、廉洁办奥。
1、绿色
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场馆均满足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,所有竞赛场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100%可再生能源供电,雪上场馆注重水资源保护,冰上场馆聚焦能源回收。
2、共享
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,加大群众性冰雪运动场地建设,推进交通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,带动群众就业增收。
3、开放
北京冬奥组委同国际奥委会、国际残奥委会、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等保持紧密合作,积极促进国际体育、教育、文化等领域的人文交流。
4、廉洁
场馆持续利用是最大的节俭,北京冬奥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过程监督,确保廉洁办奥。
绿色办奥的体现
在“绿色办奥”方面,低能耗的场馆和“海绵赛区”,最大限度保护山体结构和风貌,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资源浪费。在场馆建设中,考虑了赛后利用、节能减排等多项指标,如采用了新型真空绝热板保温材料,在保证房屋内冬暖夏凉的同时,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。
整个建筑节能比率82%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2.4吨。如“水立方”向“冰立方”的华丽转身,实现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可同时举办夏季、冬季赛事项目的场馆。冬奥村采用的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形式,室内采用剪力墙设计,这是一种可以回收的建筑材料,可以满足从赛时到赛后转换的要求,可以满足未来的居住空间需求。
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文化元素随处可见,以“国家跳台中心”为一个简单的例子,北京在建设雪道时依托着山体地形自然落差而建设,其中值得注意的是“S”跳台剖面,恰是中国传统吉祥物“如意”的造型,所有这个“S”形剖面又名“雪如意”。
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,融入了敦煌壁画中“飞天”飘带的元素,并在跳台整体颜色上采用了以冬奥会徽色彩为基调的渐变方式,整体颜色偏冷,起跳区黄色和红色的渐变节奏加快,使暖色调在接近地面时结束,实现不同飘带向天空飞舞的效果,尽力呈现出大跳台向空中腾跃的形象。 此外,还考虑到了大跳台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工业背景下不显得跳脱突兀,跳台整体高度不超过其旁边的冷却塔,且不能让跳台深入水中太远,做到尽量少去侵占湖面面积。这样,“飞天”飘带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显得灵动而飘逸,与首钢园这座老工业区相得益彰。
延庆赛区的“雪游龙”传承古代传说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“龙”的创意,16个角度、坡度不同的弯道,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。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唯一一条雪车雪橇赛道,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条选址在山体南坡的赛道。为了保证比赛高质量进行,设计团队结合赛道形状、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等,研发出“地形气候保护系统”,一块块木梁搭在连接架上,再铺设上屋面木龙骨、木瓦,搭成完整的遮阳棚,1.9公里的赛道好似披上了一层富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“龙鳞”。
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垂直落差900余米,坡面长度约3000米。海拔2198米的山顶出发平台,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,被称为“雪飞燕”。“雪”是冬奥元素,“飞燕”是吉祥之鸟,也是古代传说的传承,“雪飞燕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场馆和项目的特点。
被称为“冰丝带”的国家速滑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。运动员在高速冰道滑行时,带出的轨迹如同丝带,场馆外墙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装饰条,寓意着北京2022。丝带外立面透明的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,仿佛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冰雪外衣,也将冬奥体育文化与“谁持彩练当空舞”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。
作为运动员们集聚的场所,两大冬奥村中心花园也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《冰嬉图》中获得灵感,不仅展示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,同时在景观植物的帮助下,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。北京冬奥村20栋住宅楼通过围合和开放的空间变化,形成楼楼有园、户户有景的社区归属感。延庆冬奥村采用低层、高密度的“山村”式建筑布局。半开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,在不破山形、不夺山景的基础上,展现出北方山居的文化特色。
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,希望对你有用
评论